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
客服
打印

百年回看李鸿章 他有哪些可敬之处

购买/设置 醒目高亮!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5

百年回看李鸿章 他有哪些可敬之处

李鸿章的官场哲学




戊戌变法失败,李鸿章暗中保护一些维新人士,有人告他是维新派,慈禧因此问他:有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回答:臣无可逃,实是康党。




关于李鸿章,流传下来的野史不少,随便在网络上发一个评说李鸿章的话题,很快就能引来一堆或捧李或骂李的口水贴。人们对于这个一直是百年里“第一卖国贼”形象的人物,聚讼纷纭,却难有定论。雷颐先生的这部新书《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以李氏一生的重要奏折和信函为突破口,从“为官”、“外交”和“洋务”三个方面考察了李鸿章一生的为人和功过。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和晚清很多汉族大员一样,李鸿章的发迹,走的也是从书生到带兵官的路子,有些不同的是,李鸿章从曾国藩的幕僚身份退下来,开始当上江苏巡抚时,已是不折不扣的中年(40岁),完全属于大器晚成型。李鸿章在给曾国藩做幕僚时,就以其识见和刀笔吏的功夫而深得曾氏的赏识,曾氏赞许其“所拟奏咨函批,皆有大过人处,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亦未可知”。该书对李氏奏折中这种刀笔功夫,作了一些有趣的发挥,怎么反驳上级,如何敷衍皇上,揣摩圣意,打太极拳等等。李鸿章作为晚清第一重臣,其真正的本事当然并不在于雕虫小技的奏折文字上,大臣所以成为大臣,既有时运,更堪玩味的则是其人身怀的种种看家本领。




1898年戊戌政变,慈禧太后重训朝政,光绪被囚,康、梁逃往海外,朝廷大批清查维新人士。在这样的严峻时刻,李鸿章却暗中保护一些维新人士,并和康、梁暗通款曲。有人告他是维新派,慈禧因此问他:有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慈禧听后默然。在这里,慈禧太后最关心的是自己的权力,是支持自己当家还是支持光绪当家,其他事,诸如是不是支持维新主张变法,则在其次。作者对此有很精到的评点:这是“思想错误”与“组织错误”的区别。李鸿章作为洋务健将,改革口号喊了很多年,主张变法这一条是怎么也赖不掉的,但既然当权的是太后,那只要表明自己并没有紧跟皇上就行了。这就是李作为老官僚的官场智慧。




这一幕“君臣”之间的对话,端的是惊涛暗涌、凶险非常。而李对康、梁的“保护”态度,和接下来抗旨不肯挖康、梁两家祖坟的事情,又充分显示了老官僚做事预留后路的生存智慧。







对于做官,曾国藩曾有批评:“少荃拼命做官”。但李鸿章虽然“拼命做官”,精于自保,他却也并没有在戊戌政变中落井下石,大造冤假错案,以洗干净自己,反而有点挺身而出的味道,这就不能不令人心生敬意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往事 金币 -2 不能有链接 2008-3-2 23:31

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5
TOP

李鸿章的确是晚清一个比较杰出的官员,可惜他签署了《马关条约》出卖了中国的领土。实际上客观的讲,以中国当时的实力,李能在谈判桌争取到这样的结果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惜中国人对于领土的情结太深了,他们可以容忍官员贪污腐败,却无法容忍你出卖国家的领土,所以,从这里也能看出,中国人对于收复台湾的信心和决心,没有一任领导人能忽视这种民意。否则他不仅将面临下台的危险,更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TOP

其实很多历史任务都不是能用三言两语评价的,都是很多主观和客观的原因

TOP

李鸿章应该是一个好官的,是因为历史在那个时候叫他不能够不那样的.在当时是内忧外患.就是换在

现在有什么好办法哪.它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国内的理解,还有当时的国际行势全都是了我们的敌人.
就是现在也不会好的.只有多看看历史,和换位思考才能够明白的

TOP

李鸿章本身就是一个好官,就因为当时他的职务就是要在马关条约上签字,战争也不是他一人打的

TOP

签了字的李鸿章成了历史的罪人。也成了最大的卖国贼。要是上面不点头同意,他老李就是有一千个头也不够杀的!这是独裁专制政治的特有手段。就像文革,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是四人帮干的,真的是这样吗???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 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