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国家肯尼亚2007年12月30日傍晚开始爆发大规模骚乱,不满总统选举结果的示威者与警方发生冲突。据统计,连日来的全国骚乱已造成近260人死亡。
选举计票翻盘
肯尼亚2007年12月27日举行大选,选举总统、国民议会议员和市政议会议员。选举结果当月30日公布,总统姆瓦伊‧齐贝吉以微弱优势战胜主要对手、反对党橙色民主运动总统候选人拉伊拉‧奥廷加,获得连任。这一结果公布不到一小时,齐贝吉在总统府举行的仪式上宣誓就职。
由于奥廷加在长达数月的选战过程中民意支持率一直“领跑”,投票结束后的计票过程中,票数也领先齐贝吉近两天,最后时刻才被超越。选举结果引来反对派和欧洲联盟观察团对计票准确程度的质疑。骚乱于齐贝吉宣布就职后爆发,肯全国主要城市陷入冲突。
引爆民族冲突
冲突最激烈的地区是奥廷加支持者占多数的肯尼亚西部。奥廷加来自肯尼亚第三大民族卢奥族,而卢奥族的主要聚居区就在肯尼亚西部,死亡人数最多的基苏木也在这里。
基苏木当地一些商店遭到打砸抢,示威者甚至闯进了肯尼亚国民银行的一家分行。
首都内罗毕局势最混乱的地方当属遍布城市近郊的大小贫民窟。为防止贫民窟居民进城闹事,防暴警察封锁了进出绝大多数贫民窟的道路,贫民窟居民则与警方对峙,警方一退他们就上,警方一冲他们就跑。
在内罗毕北部的马塔里贫民窟,警方派出巡逻车四处巡视,有居民说警方向贫民窟内喊话,要求他们不要出门,否则格杀勿论。美联社、法新社等西方媒体援引不愿公开姓名的警察的话说,他们的确得到了类似命令。
和平受到挑战
肯尼亚地处东非,夹在冲突频繁的非洲之角地区和大湖地区之间。自从1963年独立以来,肯尼亚一直保持相对和平的政治环境,几乎没有发生过政变等在非洲地区常见的事件,再加上近几年经济增长较快,一直被国际社会认为是非洲国家中的民主典范之一。这个国家民主气氛较为浓厚,选民热情较高,各派以往也都能理智对待选举结果。这次因选举结果引发的骚乱让这一优良记录面临挑战。
肯尼亚反对党计划发动大规模抗议
肯尼亚的主要反对党呼吁下周继续在全国范围内连续三天举行大规模示威,抗议此前公布的总统选举结果。 但是,消息传出之后,肯尼亚警方立刻表示,他们将阻止抗议活动。肯尼亚全国警察总监表示,抗议活动"不合时宜"。 反对党"橙色民主运动"领导人、大选候选人之一奥廷加说,他们将从下周三到周五在全国25个城镇发起抗议活动。
"橙色民主运动"早先曾经试图在首都内罗毕发动大规模示威活动,但在防暴警察催泪弹的阻拦下未能成功举行。肯尼亚上月30日宣布齐贝吉在27日总统选举中成功连任,但"橙色民主运动"指责齐贝吉舞弊,拒绝承认选举结果。 随后,肯尼亚各地曾经发生严重骚乱,至今已造成至少600人死亡。 非盟主席、加纳总统库福尔前往内罗毕斡旋,但由于肯尼亚政府与反对党之间分歧严重,库福尔之行未能取得任何成效。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将在下个星期开始牵头调停肯尼亚局势
肯尼亚本来是非洲的一个明星式的国家,去年的年增长是6%. 今年的预测是0%,如果没有衰退的情况下。民主已经是某些西方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图腾,好比以前大陆的毛主席语录。可是看看这些年,民主毁掉的国家还少吗?从亚洲的非鲁宾到欧洲的前东欧,南美洲的几个“大”国到中东的“小“国加上在非洲的几个。一旦民主就边乱,一旦边乱就衰退,最后的结果是主权的丧失-包括维和部队的进入。
肯尼亚是非洲国家里面所谓“最适合民主制度的“国家。人均教育水平高,人民心态平和,和西方国家交流历史长,大选前所有的政党都表示会接受任何选举结果。可是现在来看,这个“最适合民主制度的“国家不过是在被民主摧毁的国家名单上的另外一个名字而已。民主的设计本来就是要防范个人的私心而导致一个民族,国家的沉沦,可是保证民主制度的实行却要求人们忘掉私心,这样的悖论,应该是够讽刺的了吧!
[ 本帖最后由 gongdianlong 于 2008-1-17 09:1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