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
客服
打印

中国外交部档案公开:中印战争获胜为何撤军

购买/设置 醒目高亮!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21

中国外交部档案公开:中印战争获胜为何撤军

1962年10月至11月间,中国和印度之间因边界问题展开了一场军事较量。最终,以中国的绝对胜利而告终。但是,中国政府没有就此收复失地,而是选择了主动停火和撤军。几十年来,关于中国政府当时的选择有种种猜测,但是研究学者也只能通过一些回忆录类的文章而进行揣测。上周四的档案公布后,记者进行了查阅,了解到一些这场战争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而国际关系有关专家表示,这部分档案开放后,对于研究中印之间关系将起到重要作用。  

  外交档案新近解密 中印之战真相显露
  11月13日,外交部档案馆开放了 1961年至1965年的外交档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1962年中印之战的档案解密。      
  解密一:战争胜利后为何主动撤军
  ●档案:中印边界问题总是要和平解决的,因此中国采取了包括主动撤军等许多友好步骤
  46年前的今天,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战争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从10月20日至11月21日的这场持续了1个月左右的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了绝对的胜利。可是,此后中国军队主动停火并后撤。至今,仍有一些人表示不理解,认为中国外交过于软弱,当时应当将本属于中国的领土夺回,那样就不会留有后遗症。但是,本次解密的外交档案中,却向我们表明了中国外交的宽宏大量。 
  1963年1月的一份解密档案,提到中国的主动停火并主动后撤。这份档案里写道:为了争取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中国边防部队不仅主动停火、主动后撤,而且还把战斗中缴获的军用物资主动交换给印度方面。1962年12月14日和16日,中国政府曾两次照会通知印度政府,中国方面表示,中印边界问题应当通过和平方式而不应当通过武力解决,希望中印边境冲突不要再起。。。。。。向印方移交军用物资,就是中国政府为了争取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所采取的许多友好步骤中的一个步骤。 
  可是,"中国方面采取的每一个善意行动,至今都没有从印度方面得到积极的响应。相反,却往往遭到印政府的歪曲和污蔑,称中国的自卫反击战是一场‘侵略战争'。"但是,中国政府也对未来寄予希望:"中印边界问题总是要和平解决的,希望印政府改变蓄意敌视中国的态度。" 
  解密二:亚非国家对此战持何态度
  ●档案:一些国家从中斡旋,希望和平解决
  中印战争发生后,与两国都很友好的一些亚非国家并不是坐视不管,而是采取了积极地斡旋。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胡志明就曾分别公开致书刘少奇和印度总统及总理。在致刘少奇的信中,他表示欢迎和赞扬我国政府11月21日的声明;在致印方的信中称,为了中印的友好、亚非各国团结和反对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阴谋,希望印度接受中国和平解决争端的建议。 
  马里总统凯塔也表示出了同样的愿望。1962年10月24日,他称中印之战为:"亚洲两个兄弟国家之间的敌对行动"。凯塔愿意从中斡旋,以挽救这一不幸的局势。                      
  解密三:为何公布交还印武器清单   
  ●档案:印度污蔑中国交还的军事设备多系废品
  中印之战后,中国政府并未立即对外公布交还印度武器的清单,而是在战争结束了几个月后才予以正式公布。在此次解密的外交档案中,记者找到了原因。一份档案中记载,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在1963年1月8日发表谈话称,印度方面从中国方面接收了一批中国边防部队缴获的印军装备,这些装备都已"损坏不堪",中国方面交还这些装备是为了"宣传的目的"。 
  据档案显示,关于中国边防部队把缴获的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交还印度方面一事,中国政府之前并未予以公布,而且中国报纸也没有做过任何透露。中国政府只是两次照会印度政府通知了有关情况,这无论如何不能叫做"宣传"。"实际上,第一次公布这件事并且就此掀起一场恶意污蔑中国的宣传运动的,正是印度自己。"中国政府现在是"不得不公布有关事实真相"。 
  在这份档案的后面,列出了所有交还印度的军用物资清单,包括了足有四页纸的内容。"任何没有成见的人都可以看到,中国政府这一行动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友好的、慷慨的行动。正如清单所表明的,中国交还的物资,绝大部分是完好的,清单中所列的一部分损坏了的武器和装备,也都是印军在撤退时自行破坏了的和在战斗中损坏了的。" 
  解密四:战争中印军遗体的处理
  ●档案:遗体由中国红十字会妥为埋葬
  一份名为 《中国和印度红十字会就收集印军遗体的来往文件》的解密档案记录:1963年4月初,印度红十字会致电中国红十字会,要求到中国境内的奇普恰普河等六个地区收集在战斗中死亡的印军遗体。随后,中国红十字会复电称,印军遗体已妥为埋葬。可对方仍要求来中国境内按习俗处理遗体。 
  对于印方的再次要求,中国红十字会表示,为了照顾印度习惯,与有关当局联系后,将派出工作人员于1963年8月15日分批前往上述六个地区。1963年8月30日左右,结束清理和焚化遗体,在这项工作完成后,将把骨灰和遗体送给印度红十字会。中国如此周到的安排,印方红十字会却不领情,声称将直接派出几个小组乘直升机飞入中国境内。中国红十字会最终致电对方称,中国政府已要求印政府停止印度红十字会的上述行动。后来,印方再未就此事致电中国红十字会。 
  专家点评:中印边界问题近年仍棘手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士李巍分析称,中印关系目前是中国对外关系中最复杂、最有可能爆发潜在冲突的一对双边关系之一。 
  中印边界问题最远可以追溯到1914年英国殖民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划定的"麦克马洪线",它把东段原本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英属印度,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一直未予承认。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印度乘机取得了对"麦克马洪线"以南中国领土事实上的占领。1962年10月,印方挑起中印边界战争,印度军队在"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地区溃逃,中国军队本来已经接管了原本属于中国的领土,但为了表示和平的诚意,退回到"麦克马洪线"以北。印度此后又逐渐将军事力量推进到"麦克马洪线"附近。现今,"麦克马洪线"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印边界谈判的关键性症结所在。中印几次边界谈判都因此无功而返。 

  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两个重要代表,中国和印度正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要求中印两国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不仅如此,中国和印度在政治和经济发展模式上有很多可以相互借鉴的空间,同时在文化交流上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总之,中印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外交部开放的档案表明,早在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中国为了维护大局就做出了很多建设性的举动。今天,中印双方更应捐弃前嫌,面向未来,以更加广阔的胸怀和前瞻性的勇气,解决双方有争议的领土争议问题。这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所作出的贡献和榜样。
===========================================================================================================================================================================================================================================
个人点评:近年来叫嚣‘中国威胁论’最起劲的国家就是印度。也许是觉得自己实力强了,也许是喜欢以此为借口发展军事获得某些国家的援助,我觉得还有就是中国当时没打疼他。虽然是解密档案,但有些东西还是有些冠冕堂皇,简单点说就是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不允许中国和印度打大,打狠。可在我的理解中,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打了就狠点,狠了就硬点,朝鲜战争之后各国对中国的态度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世界是尊重强者的。印度这些年揪着“麦克马洪线”和中国纠缠不休,不就是不想当老二了想当老大么?英国人欺负他们那么多年也不敢炸刺,非暴力不合作,屁,太祖说得好,枪杆子里出政权,一个被称为印度导师的人连一点现实都看不清,不怪现在的印度人把国家弄得分裂,不知道自己应有的边境,还把中国当成敌人。咖喱阿三,反复小人,就一直当枪使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21
TOP

记得曾经看过有些文章说,印度战败后,向美国求救,美国的肯尼迪号航母驶向印度洋,之后中国就退兵了。估计当中的政治较量不为人知。那有上面说的那么简单呀!

TOP

回复 1楼 的帖子

家底薄呀!看看老美,打了这打那个,就是不撤。主要还当时中国的家底薄,禁不起大折腾

TOP

我们的国家就是以防为主并不想打别国,但如果有人想打我们那就一定要你好看。

TOP

好犀利的评啊,觉得中国那会也听脑残的,一心想弄个好人的样子真的全世界人都不领情。

TOP

基本上,当年的做法怎么说这都是一个“蠢”字。

全歼对手,但却没得到对手任何承诺的情况下在自作多情。结果打赢的结果就和没打一样,有任何值得一提的意义么?

换个角度,假如当年这样做的是国民党,大陆教科书会如何评价这种事件呢,肯定又是“丧权辱国”“外国的走狗”“无能昏庸”……话说TG批评当年清政府打赢法国又求和就是这样的口吻。

老实说,老毛无论搞内政还是外交,都是不及格,而中国的所有重大国策全是他定调的,只看资治通鉴的他根本没有任何的国际形势观和现代治国理念,他擅长的是搞权谋和政治运动。他居然天真的相信假如每个人都多出一半的力,国民生产总值就能多出一半(大跃进)。

[ 本帖最后由 jx4177 于 2010-4-21 07:43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既然打了,就要胜之,而且要有胜利的成果。胜者王侯败者贼,历史从来就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何况本来就是属于我国的土地,我们应该堂而皇之的占之,而不是主动的后撤,遗痈自扰。貌似高姿态,其实是作茧自缚。看看中印边界、看看中越边界、看看中俄边界、看看北部湾、看看钓鱼岛、看看南海。。。。。。

TOP

我一直坚持认为,中国政府主要还是考虑到后勤保障严重落后,没有能力固守胜利成果和支持长期的对印战争,如果印度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反扑过来,中国是抵抗不住的,所以见好就收,同时在国际上释放善意是当时最明智的选择。抛开当时的国际、国内政治军事形势来指责当时的领导人所做的决策是不客观的也是极不负责任的。

TOP

我认为过去的事,多说无益,我们要着眼与未来,对于印度这样的大国,要么把他像苏联一样彻底的支解了,不然就陷入当年的两伊战争,对中国没有好处,我们要慎重

TOP

我认为过去的事,多说无益,我们要着眼与未来,对于印度这样的大国,要么把他像苏联一样彻底的支解了,不然就陷入当年的两伊战争,对中国没有好处,我们要慎重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 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