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kasa 2010-4-27 08:48
水浒也有潜规则:谁是宋江的第一心腹?
心腹是任何组织都存在的人脉现象,也是特殊环境下解决特殊问题的渠道之一。当然,在中国尤甚。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老大有老大的很多难处,一些特殊事情,需要心腹来操办。古代时官员做官,往往都有谋士、师爷,到现代,就演化为秘书、办公室主任、联络员等等,也算是与时俱进吧。
宋江做到水泊梁山老大,当然也少不了心腹之人。那么,除了宋江以外的水泊梁山一百零七个英雄中,谁称得上水泊梁山老大宋江的心腹?
四大心腹梯队
应该说,梁山众多英雄中,大多与宋江或直接或间接有关系,且大多与宋江交厚,不然怎么领导呢。不过,心腹是块小地方,容不得太多人,也就只好挑近距离的说了。
若论能征善战,江湖上名头响亮,大将之中的行者武松是书中正式与宋江磕头结义的兄弟;霹雳火秦明是宋江收伏的第一员战将;黑旋风李逵是为宋大哥上得刀山下得火海、并与大哥一起死的猛将。这三个人,都称得上宋江的心腹,算是第二梯队,可称为战将型心腹。
若论传递情报,鞍前马后,神行太保戴宗是梁山总探长,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伴随宋江左右,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当然都可以视作宋江的心腹,可视作心腹的第三梯队,算是特务型心腹。
若论亲情,铁扇子宋清是宋江的亲兄弟,毛头星孔明、毛火星孔亮是宋江的徒弟,这三个人当然也是宋江的心腹。这几个人算是第四梯队,是家人型心腹。
有一个人虽然不在这四个梯队之中,但对宋江的影响却远在上述四个梯队之上,甚至是宋江的第一心腹。
这个人就是小李广花荣,梁山的神射手。
为何是花荣?
何以影响宋江最直接的四大梯队中找不到花荣,而花荣居然是宋江的第一心腹?
说起来再简单不过,在宋江杀死阎婆惜被通缉后走投无路时收留宋江的两个人,花荣是其中之一(另一位是小旋风柴进);鼓动宋江做江洋大盗并拼死追随的,是花荣而不是其他《水浒传》英雄;为宋江提供最初的武装力量,也是花荣;在宋江因故缺席时将队伍带上梁山的,还是花荣。
也就是说,宋江能否成为水泊梁山老大,花荣未必能判断得出,但在决定宋江是否造反这件事上,花荣不仅是关键的推动者,而且是唯一的协助者。至于吴用、公孙胜、朱武等人所起的作用,那是宋江加入梁山之后的事情。套用时下的话,花荣是宋江“下过乡,蹲过窗,扛过枪,分过赃”级别的人物。这一点,其他《水浒传》英雄确实只能望其项背。
任何组织都是靠实力,黑社会尤其如此。宋江虽然在江湖上广泛受到尊敬,但真正要在江湖上立足,宋江的两大缺陷马上就暴露无遗:一缺银两,即相当数目的钱财;二无人马,即必要的队伍,根本没有班底。也就是说,真的要造反,宋江连最基本的(钱财、人才)都没有。当然,这也是任何白手起家做大事的人面对的共同难题。
先说资金。比较起来,宋江的父亲宋太公是地主级别的人,良田有不少,有家丁,算是小富之家。不过,宋太公那些家底,过平常日子尚可,宋江杀死阎婆惜后花些买命钱都没问题,但要造反培养人马,宋太公的钱财是远远不够黑三郎折腾的。于是,宋江闯江湖的第一站,去的是小旋风柴进的庄园,真实意图一是走皇家路线,建立个人声望,更主要的是融资。在柴家,宋江一住就是半年,肯定不是避难那么简单。与柴进反复畅谈理想之后,二人肯定达成了相当共识,包括得到柴进的出资承诺后,宋江才到了清风寨找花荣。
再说队伍。宋江来找花荣,一方面确实有花荣反复写信请宋江做客避难的前提,但另一方面,宋江也确实需要借助花荣之力建立最初的武装力量。毕竟,花荣是清风寨的副寨主,手上有一定的兵权。后来的发展表明,宋江这一步,走得非常精准(可参见“宋江加入社会的三步棋”一节)。
像柴进一样,花荣也没有让宋江失望。尤其当清风寨寨主刘高(花荣的顶头上司)将宋江逮捕之后,花荣更是义无反顾地救助宋江,率领自己的步卒与自己的上司刀兵相见,连官职丢弃都在所不惜,那种表现只能用肝脑涂地来形容。很多读者读到第七十一回《水浒传》英雄大排名后,可能对花荣位列第九表示怀疑。花荣名列在鲁智深、武松等大英雄之前,确实让人不理解,尤其是对宋江花荣关系的来龙去脉知道得不够多、不够深时更是如此。
除了义无反顾抛家舍业追随宋江之外,花荣还积极为宋江做更广泛层面的工作。比如:收伏战将秦明至麾下,使宋江对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的信心大增。收伏秦明之后,秦明的徒弟镇三山黄信也马上投奔过来,宋江的队伍马上由花荣一员大将发展到三员大将(花荣、秦明、黄信)、三员辅将(清风山三个大王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白面郎君郑天寿)共同支撑的格局。不仅是支小有规模的队伍,甚至可以挑战像桃花山(打虎将李忠、小霸王周通主持)之类的小山头了。
那么,宋江怎么收伏秦明的?书中详细交代,宋江与花荣定计,借助清风山的兵力,依靠花荣的神箭,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拖垮秦明的部队,利用陷阱活捉秦明,然后伪装秦明去青州屠杀,彻底断了秦明的官路后,宋江才算收降了秦明。中间既有血腥的屠杀,也有暗算,宋江后来收伏英雄的硬绑架手段,就是先拿秦明操练并成熟的。其中的框架设计,有花荣的相当心血。
事情到此还没结束。因为伪装秦明屠杀无辜百姓,青州知府慕容复情急之下,将秦明一家杀了,甚至将秦妻的头挂到了城墙之上。这样,秦明是带着失妻之痛加入宋江队伍的。于是,经宋江、花荣做媒,花荣将亲妺妹许给了秦明。以花荣之貌推断,花小妹肯定是美人坯子,否则不是美人配英雄,也难以彻底收伏秦明。日后秦明为宋江事业英勇拼杀,谁人解花荣用心之良苦?
事情至此也还是没有结束。日后封功时,花荣是第九位,而妹夫秦明位居第七。对此,花荣一笑而过,没给宋江带来排位上的困扰,这个可不是寻常境界者做得到的。
一件费解的事情
还有件事,是笔者的猜度,提出来与读者共享。
一直以来,对到底是谁射杀晁盖,笔者心中是存疑问的。根据《水浒传》书中的交代,是箭杆上写有曾头市的教师史文恭名字的毒箭射中了晁盖导致其死亡的。按照这一图骥,杀晁盖的凶手当然是史文恭。
不过,这里还是有几个问题:
第一,史文恭是江湖成名人物,应该不会用暗箭伤人,也不屑用暗箭伤人。因为在那个时代,这样做是最为江湖所不齿的事情,传扬开来实在难以在江湖上立足。也就是说,如果一定要杀晁盖,史文恭可以选择更好些的办法,黑灯瞎火的,用箭属于效率最差的手段了。
第二,射中晁盖的箭上,印有史文恭的名字。这属于此地无银三百两之伎俩,史文恭断不会这样做。换言之,如果要偷袭晁盖,留名不是适得其反了嘛。
第三,暗箭,留名,居然还是毒箭,越发离谱得可以。在逻辑上没有任何可通之处。
第四,晁盖临死前对宋江说,日后谁捉得史文恭,就让谁继承天王之位。依照此前数次推让宋江做天王之位的情景判断,晁盖是非常信任宋江并随时可以交出王位的,死了交班给宋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又何以立下这样不符合逻辑的临终遗嘱?是晁盖的昏迷乱语还是执意要修改遗嘱?
第五,卢俊义后来捉住史文恭后,居然没有审问毒箭之事,匆匆将其杀掉,这事也就没有了下文。按说,梁山许多英雄如林冲等,非常关心毒箭之事,林冲还专门将毒箭供在晁盖牌位前发誓说要为晁大哥报仇,是要日后查证的。可惜,捉住史文恭的,不是林冲,这个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其实,就算林冲活捉到了史文恭(估计有难度,林冲武功要弱于史文恭一些),可能也不方便追问这件事。毕竟,时过境迁,这事已经不那么主旋律了,再查不是自寻郁闷吗?
那么,在当时情况下,谁乐见晁盖早死呢?
一是作者施耐庵先生。三打完祝家庄,三山大聚义后,写书的当然要为宋江腾位置,要安排老天王退去。剩下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怎么安排晁盖死了。
另外一个,应该就是花荣。作为实际的宋江办公室主任,花荣处心积虑的大事,就是宋江当上梁山一哥。这既是他个人成就江湖名望的最佳方法,也是宋江心中的最大愿望。在宋江与花荣的双赢策略中,花荣可以不必做更多的事情,但必须完成关键的事情。让宋江做成梁山老大,就是关键中的关键。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当然,做这件事,花荣比梁山任何一位英雄都有优势。他有百发百中的箭,这在那个时代是最有效的攻击武器。梁山另外一位使驽的好汉浪子燕青、打石子厉害的没羽箭张清,此时还都没有上梁山。就算这两位上了梁山,也犯不着背负杀害前老大的恶名来为自己的主子争地位,尤其像张清根本就没有主子,他为谁黑暗中抛飞石杀人?
当然,就算花荣愿意做这件事,也有难题:花荣哪来的史文恭的箭?时迁偷的?金大坚与萧让联合做的?哪又是谁能指挥得动这几尊神?
不能再往下说了,简直就是个阴谋。起码,笔者是感到后背凉飕飕的。
===================================================================
梁山其实就是一个黑社会性质组织,由宋朝各地流窜、越狱等份子组成,虽有个别名门之后、名望贵族、忠义之士加入,但并不能改变其整体性质。如头领晁盖、吴用等人,打劫朝廷大员的礼金,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劫富济贫,可财物到了他们手里,有谁见到过他们散发钱财给民众,不都是留着自己挥霍了么,“劫富济贫”只是黑社会聚敛钱财的口号罢了;杀王伦坐梁山之主,也是黑社会常见的扩张势力、黑吃黑;说宋江也是犯了命案的主,仗义疏财只是小恩小惠,上山入伙前途才会无量。
黑社会嘛,避免不了拉帮结派。晁盖的心腹如吴用、林冲、阮氏兄弟等前期上山之人,在兄弟情义上密不可分生死相依。宋江这个半道出家的,如果没有门庭帮派,就算他上了山有各位义士推崇,排在那个位置上也不会牢固。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要有睿智的智囊团、勇猛的战将、专职的特务和些许亲戚。这里面,亲戚有能者可以重用,但往往篡权夺位的都是亲戚;战将能够冲锋陷阵,特务能够获悉一手资料;真正能够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智囊团的亲信,也就是上文中说的第一梯队的心腹。心腹相当于宰相、总理,即全局谋划之人、具体措施实施之人。花荣能够成为第一心腹,因为有足够实力、有人格魅力、有真才实干。宋江能够有这么多的人来做他的心腹,也说明他这个领导者是称职的。
晁盖之死,《水浒传》中埋下了很多伏笔,电视剧里交代的很明显,但晁盖的那句临终遗言确不合常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完美无缺的,也许晁盖就是被史文恭用毒箭射杀的,也许梁山内部有人盗用史文恭的箭来暗算晁盖等等。以宋江拉帮结派的效果看,说花荣等人密谋陷害晁盖也说得过去,毕竟打着“忠义、情义”幌子的黑社会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i] 本帖最后由 kakasa 于 2010-4-27 17:12 编辑 [/i]]
白山黑水 2010-4-27 12:25
分析的有一定道理。宋江这个人,是个小人。有心机的小人。
hao766 2010-4-27 16:29
觉得分析的很有道理,小说读到这种程度,只能说,佩服。
zxc718021zxc 2010-4-27 18:12
哈哈,又是历史阴谋论者,不过读起来也颇有趣,很有想象力!
colonelee 2010-4-27 20:05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qinzui003 2010-4-27 21:18
宋江是个人才,他不是最早上山的,不是武力最强的,不是智谋最高的,不是名声最响的,甚至不是最得人心的。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为了水浒中梁山的总瓢把子。不是他选择了梁山,而是梁山选择了他,用教科书的话来说,他当寨主是历史的必然与偶然相结合。王伦是个倒霉鬼;林冲不想举旗造反也想表示自己清白;晁盖是合适的,可惜死了,他那波人也不好意思再推出谁。至于宋江,像上面写的,有交情的一大堆,招安的想法又笼络一大堆,晁盖是劫皇釭,罪太大没法回头,宋江就是杀了奸夫淫妇,想回头还是可以的,所以像林冲,徐宁什么的还是愿意跟他走的,这样他就在梁山占了大多数,不想当头都不行。他只是抓住机会罢了。他是小吏出身,不明白上位者的想法,结果死的不明不白,也是一种必然。
阿飞飞 2010-4-27 23:16
楼主很强啊,看水浒看嫩细,要说宋江第一心腹我认为是李逵,心腹不用太聪明,只要老大一句话,刀山火海照闯,指哪打哪,李逵符合这些。
ut122 2010-4-28 10:14
宋江这个人,我一直奇怪,没什么眼光,也没什么出奇的本领,居然排第一,可见其人领导能力不一般,就是会拉拢人,但是终究长久不了,和现在一样,会做事的做事,会混人缘的当领导,和谐但难有作为。
wtwtwt 2010-4-28 11:37
历朝历代的领导者,没有一个是蠢官,憨官,全是有头脑有心计心黑手辣之辈。不这样的话,位置是坐不稳的。
我不知道是你 2010-4-28 16:31
花荣暗杀晁盖?楼主可真敢假设,而且非常的大胆、不靠谱儿!《水浒传》中明确写道:晁盖中计,不听林冲的劝阻,率2500人夜袭曾头市。当卧底和尚失踪后,因四下黑暗、路径甚难,晁盖急忙往回走,但是已经被四下团团包围,周围一片火把。(请注意,当时是晁盖等人在暗处,曾头市的人马在明处。原因很简单,你见过明火持仗去搞夜袭的人吗?)晁盖等人刚要突围,迎面撞见一队军马,当头乱箭射来,扑的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幸亏被三阮、刘唐、白胜拼死救回,杀出村口,由林冲接应回寨。整个过程就是这样。如果是花荣干的,首先,花荣得跟史文恭取得联系、加入曾头市的伏兵或者私下里偷偷地混进去。其次,也是最难的一点,要在黑暗中乱哄哄的人群当中辨认出晁盖,再给予致命的一箭。我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恐怕花荣即使装备了美军的夜视仪也难办到!再说,花荣虽说是宋江的铁杆心腹,但同时也是个心高气傲、光明磊落的男子。你认为这种人会去搞这样肮脏龌龊的暗杀?宋江善于权术、架空晁盖是有的,坐视晁盖犯险、以致丧生也是有的,搞暗杀却不敢。没别的原因,风险太大,得不偿失,不如坐山观虎斗稳妥。
kgb 2010-4-28 19:34
回复 1楼 的帖子
我认为宋江的第一心腹应该是吴用才对。吴用对宋江也是起了最大作用的人。
gar 2010-4-28 21:58
农民起义军多为社会的破坏力量,武力兼之工于心计基本可以具备成为流寇的基础,而能真正有主张放眼更广泛范围人群的人,就具备建国的力量了。宋江是典型的流寇,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使然。
lw1030 2010-4-28 23:01
有理,不仔细想想还真琢磨出来,也是,宋江的兄弟最多,他在里头的势力最大
wallism 2010-4-29 14:46
以前听过: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说的是水浒里面义气多,三国里面阴谋多,今天看了楼主的高论,真是茅塞顿开,原来老了更不能看水浒,毕竟三国的阴谋,很多都是明摆着的,而水浒那阴谋才是真正的阴谋,大多数读者都看不出来!
不洁的凡塔 2010-4-29 16:23
分析的挺不错的
以前小的时候看水浒看的其实就是个痛快
看的就一个哥们义气
现在大了再回过头看水浒这部小说其实很不屑
宋江竟然是个这样的货色
梁山其实只不过是一帮假仁假义的土匪
唉~这就是长大这就是现实啊
enigma6969 2010-4-30 13:28
下过乡,蹲过窗,扛过枪,分过赃!过命的兄弟连妹子都贡献出来了!
htthcc 2010-4-30 14:35
分析的很有道理,心腹就是该为主子做些主子想做而不敢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