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6 2008-10-25 11:04
[quote]原帖由 [i]yangshu12345[/i] 于 2008-10-24 19:39 发表 [url=http://64.32.16.7/foru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2352181&ptid=1468717][img]http://64.32.16.7/forum/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现代军队并不是拥有武器就能战斗的,对比日军和37年中央军的军官素质,士兵素质,中国和日本并不在一个档次上,31年地方军阀的部队就更差了。几个例子,37年日本部队士兵普遍都是至少小学毕业,能熟练使用掷弹筒,大 ... [/quote]
东北军武器装备比较精良,但是官兵素质低下,毫无斗志这也是有目共睹的。对于这个问题张学良将军作为东北军的统帅是要负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像大树先生所指出的,共军8路军的官兵也没有很高的文化但是8路也是在抵抗日军,并没有像东北军那样望风而逃(汤上将的承德)。日后的抗联士兵们有多少文化?识不识字?就算在32年的1.28不过比31年的9.18过去几个月,19路军的广东人就在这几个月里读完了义务教育的课程?有枪有钱有人不等于有好的军队,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一个坏的统帅-----张学良。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一只狮子领导的一群棉羊可以打败一只棉羊领导的一群狮子。放在东北军身上就是一只棉羊领导这一群棉羊被两只狮子领导的一群豺狼给吓跑了。虽然张学良将军发动西安事变是有功劳的,但是作为一名统帅他是很不称职的。
[[i] 本帖最后由 7086 于 2008-10-25 11:05 编辑 [/i]]
love12345678 2008-10-25 11:21
呵呵,主要是张少帅是个大菜包,前几年跟苏联打仗,两下就被打服了,把黑瞎子岛给赔给苏联了,小日本看到东北军,战斗力这么弱才敢进军东北的,谈到不抵抗,这就更符合败家子张少帅的性格了,哎,如果,张作霖 地下有知,会不会再被这个败家子儿子张少帅气死一次啊。
yangshu12345 2008-10-25 11:22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lyyandzj 2008-10-25 11:40
张学良没有他爹的魄力及智慧,所以日本人要炸死张作霖,这样对付一个年轻张学良就简单多了!
7086 2008-10-25 18:22
张少帅是“圣人”东北易帜,西安事变再陪蒋赴京,这些事情的确是以国家民族为念毫不考虑自身荣辱,不是圣人办不到,就算是“圣上”的毛太祖也做不到的。但是张圣人和孔圣人一样,咱们的张圣人什么都好,就是不会带兵打仗。
cuminyourmouth 2008-11-7 11:05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happy4321 2008-11-7 11:19
我认为还是张学良自己对当时的形势判断的不准确,个人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才能也有限所致,对于不抵抗的后果估计不足。
xuanyuanhua 2008-11-7 12:02
当时国民党内部纷争不断,国共两党的军队在江西等地大动干戈,还谈不上建立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此时的蒋介石实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实行这一政策的结果是,更加深了国共矛盾,更加深了军阀之间的分裂与对抗。无论是蒋介石、张学良,还是其他军阀,都深谙军事实力之奥妙,故在当时的中国的实际情况下,都要保侍自己的实力。对敌作战谁也不肯全力以赴,这就是张学良不抵抗的真正原因。张学良认为,如果不是全国抗战,那要他张学良抵抗他就不愿意,他深知日军力量的强大,知道东北军单独作战的後果,即使能抵挡住日军的进攻,那东北军所付出的代价一定很大。更何况蒋介石正希望东北军被削弱,在蒋介石并未决心动员全国人力物力对日作战的情况下,张学良不会抵抗的。张学良认为抗战是当的,但须全国抗战,如能实行全国抗战,东北军在第一线作战,是义不容辞的。这就是说,如果全国不抗战。我张学良也不单独抗战,因为单独抗战是白白送死。此即张学良不抵抗的谜底。
[[i] 本帖最后由 xuanyuanhua 于 2008-11-7 12:07 编辑 [/i]]
xljmoye 2008-11-7 15:13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yunb 2008-11-20 21:06
根据李敖的说法,何世礼将军对他说过,九一八当天,张学良正在宴请何东,招待何东看戏,期间有人向他汇报了日军进攻柳条湖。张学良请示南京,是南京方面下令不抵抗的。
maxwell91 2008-12-3 13:35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maxwell91 2008-12-3 13:48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hlc3061 2008-12-3 22:56
主要是第三条,小六子的眼光是不如他老子的
失去东北的意义主要是三点:
东北沦为日本的侵华基地
东北的兵工体系是当时最完整的,并且东北是当时唯一一个对外贸易顺差的地区,并且丢给日本人相当的武器,黄金白银储备
张学良退出锦州,关东军的下克上成功了,这个成功使得日本人可以在33年35年屡次讹诈,胃口越来越大
事实上当时最佳的对策是让关外军队迅速破坏日军铁路,北上保住黑龙江,火速屯兵锦州,最好干个胜仗(虽然很不可能)然后以这两地为后方支持关外游击战争
这样做的前提是张学良有本朝太祖的能力,并且没得罪苏联,很显然张学良没有,
中央是不能指望的——七省大水,宁粤分裂,还闹共匪,老蒋都得下台避风
qhdlang1 2008-12-10 11:45
我觉得,张学良不是政治家,而军事行动是服务于政治上的需要的!我觉得张学良是犯了错误,但并不是因为不爱国。作为政治上的小家伙(蒋介石称张学良小家伙,见蒋介石日记),张学良可谓是幼稚之极!第一不会像他的父亲张作霖那样,将日本人,苏联,蒋介石,还有毛泽东的共产党的关系理顺。作为一个军阀首先没有给自己定位准确,只是听从蒋介石这个把兄的安排,妄图依靠国联让日本人撤出东北,要知道小日本很忌惮苏联的,日俄都对东北垂涎三尺,日俄战争就是例子,既然日本能利用国共内战的矛盾,那你为什么不能利用日俄矛盾呢?第二用东北军的老本去打共产党,要知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劳师以袭远,是兵家大忌。同时中了老蒋的一石二鸟之计!第三张学良此人义气深重,东北易帜之后,被中华民国副元帅的虚职所蒙蔽;完全没了往日主见,只听从蒋大哥一人安排!!
以上我觉得是张学良不抵抗的重要因素。再多说点别的。张学良还好后来总算是醒悟了,发动了西安事变,也算是将功补过了!最后的解放战争证明,夺得了东北的共产党,很轻易的取得了天下!所以,9.18事变如果张学良采取抵抗政策,哪怕坐镇关内,运筹帷幄,在胜利之后最少也是一方的诸侯!或许国共的历史将被改写!更不至于一直被软禁那么多年,也是幸运,有宋美龄,不然下场不会比杨虎城好到哪里去!!
卓别林 2008-12-10 15:41
张学良其时是有心抗日,可惜资历经验尚浅,被老谋深算的蒋介石骗得团团转,玩弄于鼓掌之间,是有力使不出。他老子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现在又被日本人打进东北老巢,国仇家恨交集,他能不恨日本人?无奈深信了蒋介石的花言巧语,不仅落了个不抗日的骂名,还当了蒋介石的替罪羊。等他醒悟过来已经大势已去,东北已失。如果说张学良没有抵抗日本人的决心,可能也不会有后来的西安事变。
CGabriel 2008-12-10 21:01
不用猜测了,张学良在晚年接受采访的时候自己说了,原因就是一句话:
“打不过怎么打?”
那些怀疑张学良将军卖国的人也不想一下,事变之后,他丢掉地盘,只能够带着军队流落中原,从东北王变成流浪汉。请问有这样卖国的吗
caocaoli 2008-12-11 22:31
张学良,除了抽大烟和玩女人,我不知道他还会什么.